7月25日上午,“共护母亲河 川渝齐行动”重庆江津-四川合江联合清漂行动在江津石门码头举行。来自四川省合江县水务局、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石门镇、石蟆镇、朱杨镇及合江县临港街道的清漂工作者、志愿者约100人参与此次行动,共同守护母亲河。
联合清漂行动在江津石门码头举行。
本次联合清漂行动分为四组开展——无人机巡查组负责实时监测水面漂浮物分布、岸线垃圾堆积及重点聚集区域,引导清漂船与志愿者精准高效作业;江面清漂组负责码头水域漂浮物的清理作业;岸线清理组组织开展长江岸线垃圾的清理,5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垃圾转运组协调清漂队伍对垃圾进行分类分拣,益江公司组织车辆转运垃圾至滨江新城中转站处置。
展开剩余51%打捞漂浮垃圾。
据了解,江津区每年打捞漂浮垃圾1万余吨,清理消落区垃圾近3000吨,接收船舶生活垃圾近30吨。自2024年以来,重庆江津与四川合江签署《川渝毗邻地区水域清漂联动机制合作协议》,与毗邻区县开展联合清漂行动6次,构建起“川渝合作+区域协同+全员参与”联勤联动快速响应闭环,切实扛起上游担当。
打捞漂浮垃圾。
江津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强化川渝两地联动,充分发挥长江江津段沿线4个高清摄像监控及“无人机+综合巡查”应用场景作用,自动识别并交办处置清漂相关问题34个。川渝两地发动87名党员、社区干部等组成清漂志愿者队伍,开展水域清漂宣传12场次、清理河岸垃圾等志愿服务活动35场次,河岸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重庆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副书记刘镇表示,本次行动是一次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要求的具体实践。希望江津和合江通过常态长效开展联合清漂行动,担起守护母亲河清洁与航道安全的使命担当。
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发布于:重庆市股票配资第一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