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晶 实习生 叶佳慧
近日,辛选集团旗下网红品牌“棉密码”卫生巾陷入质量风波。多名举报人称,经检测,多个批次产品中致癌物质硫脲含量严重超标,引发公众健康安全担忧的同时,也导致品牌面临严重的市场信任危机。
对此,辛选集团方面回应称,公司提供的卫生巾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辛选集团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一份关于硫脲的安全评估报告显示,硫脲以1.7%的残留量残留于卫生巾的无纺布时,当卫生巾在正常、合理及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硫脲残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7月25日下午,“棉密码”工厂所在地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回应潮新闻记者,目前,已将此事汇报至上级部门,并邀请广东省内相关专家学者对此事展开调查,“硫脲是否有毒性、致癌等,都还在评估分析中。”
“棉密码”卫生巾被指硫脲超标的检测报告。受访者供图
展开剩余82%硫脲超标引争议:消费者集体投诉,当地会同专家开展调查
硫脲,是一种在工业、农业、医药领域广泛应用的含硫有机化合物,被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中。因其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较高的生物健康风险,被国际癌症研究联盟列为3级致癌物。
“硫脲是否致癌,目前尚不明确,专家仍在分析评估。”澄海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告诉潮新闻记者,据澄海区市场监管局最新反馈,“棉密码”卫生巾工厂检测的产品均为7月1日前生产,7月1日后,涉事企业未再生产相关批次卫生巾。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GB 15979—2024),未包含硫脲项目,此前标准也未涉及。
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王先生曝光“棉密码”卫生巾添加硫脲并组织送检,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被检出超高含量致癌物,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检测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茶氧夜用卫生巾、茶氧日用卫生巾等品类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棉密码”卫生巾芯片正是检出硫脲的重灾区。
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检测报告显示,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茶氧夜用卫生巾、茶氧日用卫生巾等品类均检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棉密码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的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
一份统计表显示,超30人自述患甲状腺癌,还有数百例消费者反馈硫脲关联病症,甚至有孕妇出现胎停等严重情况。以上消费者均称长期使用“棉密码”卫生巾,并出示有多年购买“棉密码”的订单截图。
7月25日,潮新闻记者联系上了一位胎停孕妇杨红(化名),她告诉记者,自己最初是在辛巴直播间了解到“棉密码”卫生巾,“因为他说这是医护级别的卫生巾,我就买了”。杨红称,她从2024年12月开始持续使用该款卫生巾半年,“已经用掉半箱了”。“今年6月份怀孕后,7月初检查发现已经胎停了,医生说需要进行人流手术。”杨红哽咽称,这简直是心灵与身体上的双重伤害。
杨红向记者反映,在使用“棉密码”卫生巾前,她曾使用其他品牌产品,均未出现异常。但使用该品牌一个月后,即出现持续性外阴瘙痒及褐色分泌物等症状。据其描述,就诊时医生曾询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免疫力问题,但因未及时检查而未能确诊。在近日获悉相关产品检测报告后,杨红结合自身症状,这才怀疑这些健康问题可能与使用该品牌卫生巾存在关联。
王清(化名)的检查报告单。受访者供图
另有多位消费者反映使用“棉密码”卫生巾后出现健康问题。潮新闻记者调查得知,37岁的王晴(化名)自2022年起使用该产品,2023年底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4级);李艳(化名)则自2019年起持续使用,在2023年7月接受甲状腺手术后仍继续使用。此外,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用户反馈出现外阴脓肿(伴疼痛、瘙痒及黄色脓性分泌物)、反复发作的妇科炎症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症状。
据悉,“棉密码”是顶流带货主播辛巴(辛有志)在2017年自创的品牌,号称“辛巴亲自参与研发的第一款产品”,创造过直播单场销量过亿元的不俗成绩。辛巴曾在直播中自称有一千万用户,“每次都要排队发货”。有业内人士称,“棉密码”8年时间累计销售额高达33.3亿元。
律师:网红带货责任加重,消费者维权需构建完整证据链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法律界人士指出,网红带货的法律责任认定比传统明星代言更为复杂,消费者在遭遇产品质量问题时应当注意留存证据,依法维权。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律师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明星通常是单纯的广告代言人,法律地位相对明确。而网红带货的法律主体身份较为复杂,可能是广告代言人,也可能同时是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甚至是广告主。“如网红租赁专用直播间、自行筛选产品并招揽广告业务,此时其不仅是代言人,还是发布者和经营者,若网红为自己生产或销售的产品带货,则属于广告主。”
传统明星代言时,一般只需按照《广告法》对广告代言人的一般性注意义务,承担对产品来源、质量标准等的书证审查义务等。但网红带货若同时具有广告主、广告发布者等多重身份,因其商业参与度高,对商品销售影响大,根据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需对商品服务质量承担更高的注意义务。传统明星代言若触犯《广告法》,对于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非关系生命健康的,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代言的,才承担连带责任。网红带货因主体身份多样,若为广告主,对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虚假宣传,需承担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责任,责任范围更广。
辛巴在直播间带货“棉密码”卫生巾。网络截图
邵斌律师建议,如网购产品可能导致健康损害时,应及时保存支付凭证、订单编号、物流记录等,对存在问题的商品拍摄清晰照片或视频,展示损害细节、缺陷部位等,同时保留商品包装、标签等,上面可能有产品规格、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同时保留与商家的聊天记录、邮件往来、客服通话录音等,如因网购产品已经发生健康损害,则应及时就医,保存好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验报告、医药费发票等,“这些是证明健康损害及损失的关键证据,必要时可对就医过程拍照或录像。”邵斌律师表示,后续还可通过和商家协商,要求平台介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如果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发布于:浙江省股票配资第一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