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信息
作者: 约翰·W.克雷斯维尔 / J.大卫·克雷斯维尔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向(原书第5版)
译者: 杨宏波 / 李金正
出版年:2024-5
定价:58.00元
丛书:万卷方法
内容简介
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开题报告/研究计划始终是成功毕业的关键一环,《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向》这本书帮助读者构思研究的内容(what)、研究的缘由(why)、研究的方式(how),同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箱,助力他们一步接一步、有条不紊地完成开题报告/研究计划。
展开剩余82%本书由研究方法领域领军级专家约翰·W.克雷斯维尔教授撰写,他出版了多部研究方法指导类著作,而本书则堪为其中的代表之作,首版以来,数万读者从书中获益。
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者在设计研究前应注意的事项,包括研究路向的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综述、理论的使用、写作策略以及伦理考量;第二部分则更为深入地探讨了三大研究方法设计的各个部分的撰写,首先是共通的引言、目的陈述、研究问题与假设,然后再针对性地对定量、定性和混合方法研究的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层面进行了总结。本书给出了各种类型的已发表研究的实例供读者参考,作者皆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注解;本书还提供了丰富的“填空式”模板,读者可以按需撰写自己的开题报告/研究计划
3
作者与译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W.克雷斯维尔(John W. Creswell):博士,密歇根大学家庭医疗系教授,密歇根混合方法研究及奖学金项目联席主任。他发表了很多关于混合方法研究、定性研究以及研究设计的文章,出版了28部著作。
J.大卫·克雷斯维尔(J.David Creswell):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健康与人类表现实验室主任。
译者简介
杨宏波:重庆邮电大学讲师。主要从事语言测试及语言行为的量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李金正:四川大学博士,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媒介技术哲学和国际传播学,已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出版(含合作编著)学术专著、教材5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7项,兼任符号传播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4
目录
第一部分 初步考虑
1 选择研究路向
研究的三种路向
路向的三个组成部分
研究路向:世界观、设计、方法
选择研究路向的标准
小结
2 文献综述
研究主题
文献综述
小结
3 理论的使用
定量研究中理论的使用
定性研究中理论的使用
混合方法研究中理论的使用
小结
4 写作策略与伦理因素
撰写开题报告
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预见的伦理问题
小结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5 引言
引言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定性、定量和混合方法研究的引言
引言模板
小结
6 目的陈述
目的陈述的重要性和意义
小结
7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定性研究的问题
定量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混合方法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小结
8 定量方法
调查与实验的定义
调查研究方法的构成要素
实验研究方法的构成要素
小结
9 定性方法
定性研究的特征
定性研究设计
研究者的角色和反思性
数据收集程序
数据记录程序
数据分析程序
解读
信度和效度
撰写定性研究报告
小结
10 混合方法
混合方法的构成要素
混合方法设计的类型
把核心设计嵌入复杂设计的程序
选择混合方法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混合方法程序的示例
小结
术语表
参考文献
中国人民大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报名(点击下方海报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质性研究研修班(第一期)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交流与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探索质性研究在多元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本期研修班汇聚社会学、新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外国文学、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信息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知名学者,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共同探讨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更新与学科边界拓展。研修班为期三天,设置十二场专题讲座,涵盖质性研究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实践应用和前沿议题。通过跨学科的视角碰撞与方法互鉴,研修班旨在推动不同领域质性研究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
发布于:浙江省股票配资第一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